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22-03-28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学术主持点评
张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市东城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研究部主任
融汇出新
当年,刘国松曾满怀豪气地提出“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矛头直指中国画的核心语言——笔墨。深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刘国松,成熟时期的作品更接近抽象绘画,但观者仍能从中看到中国山水画的气息。陈辉也着力于对中国画的笔墨进行变革,与刘国松不同的是,他保留了更多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同时加入了对光影与空间的表现。这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既蕴积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境界,同时又注重画面构成效果和空间感的现代气息。精研传统,融汇中西,勇于出新,是陈辉艺术探索中最显著的特征。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的陈辉,将他在艺术探索中的心得和体会融入到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如果不是预先知道“因材施教,和而不同”线上展的作品出自陈辉和他的研究生之手,我们很难把这些风格迥异的年轻人统统归到他的门下。当然,这种辨识的障碍和我们过去对中国画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传承因袭的认知有关。但是,陈辉在教学中却完全突破了风格、画种和题材的边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无疑源自他本人就是一个成功跨越艺术门类藩篱的典范。读大学时,陈辉是学习陶瓷艺术的,出于对中国画的热爱,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转型为一位优秀的中国画家,并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这种经历,让陈辉对艺术创作与教学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首先,他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去自由探索。其次,他从不为学生设置任何障碍,如门类、风格、材料等等方面的界限,任由学生自主选择。因此,他的学生既有专注于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如王聪、刘会营、李款冬和滕腾;也有沉浸于充满笔墨情趣的山水画创作的,如陈博贤、郝国馨、温中良、刘利平和田希军;也有探索抽象语言和画面构成效果的,如王冲、李璐、周文学等;也有很难归类的,如薛方明采用的是油画,徐薇子则做陶艺装置,以及尹鹏的水墨画,各具特色。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其实也与这古训相契合。陈辉在教育理念上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没有规矩。首先,艺术创作必然包含技艺的成分,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入掌握某个门类的艺术规律,即可触类旁通,在不同门类间游刃有余。其次,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艺术家创作出优秀艺术作品的必要基础。陈辉的学生们对艺术语言的纯粹性的追求,以及对题材的广泛挖掘和探讨,都证明了这一点。
融汇出新,陈辉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终于结出了果实。年轻艺术家们用风格多样的作品奉献给观众。这个展览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我们面对丰富的当代艺术形态时,一位艺术教育家能够教给学生什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张敢
前言
因材施教,和而不同
这个线上展的缘起是今年2月12日的一次师门线上艺术沙龙视频会。师生们在谈艺贺年时,方明同学提出是否可以做一个师门的作品线上展,大家一拍即合。故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同学们的作品推送。
我带研究生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了,招收的硕士、博士生近40人。他(她)们中的不少人多次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中入选、获奖,被多家艺术机构及艺术媒体关注并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多篇论文发表在文科类核心期刊及相关人文、艺术刊物上。同时,还有同学获得了校级、院级的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水木学者称号等。同学们的激昂奋进,为师欣喜且不敢懈怠,然而,更让我欣然的是毕业后的同学,他(她)无论工作生活多难,都没有放弃他们所热爱的绘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她)们从茫然、苦闷到豁然开朗又到再纠结的过程,又看到他们日夜坚守到开花结果再遇到新问题的瓶颈,还看到他们博学众长到自我观念的确立再到认知的坚定。在对生活、艺术的感悟与艺术创作失败和成功的背后,是他(她)们无数次痛苦与畅快的交织。
我教学生一直秉承着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即“因材施教,注重特色”,无限放大学生彼此间形成的不同艺术优长,尽情调动学生的创作激情,使同学们进入到一种良好的学习创作状态,以艺术的直觉与错觉入画。开启他(她)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天窗。当生活深深地触动了你时,你一定会有感而发。有情时奋力画,无情时努力学,不息才能自强。艺术创作不能有量化指标,要有闲暇时的奇思妙想。不能忽视闲适时的读书品鉴与优雅的生活情调之渐悟或顿悟,它是激活待发的创作灵感,同样,它也会影响着作品的格调与品味。同时,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是双刃剑,从来就没有分离过。许多经典之作的背后是作者深厚的思想基础与文、史、哲的积累,是修为学养与生命阅历的折射。是独立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独立之判断的写照。
我经常对学生讲,“对生活要真感情,对创作要真性情,对艺术要真守情。画离不开德,厚德才能载物。技离不开艺,德艺即画品,画品即人品。画格即是人格的投影。生活中,做人一定要老实低调。艺术中,创作不能太老实,否则会僵化死板,没有艺术性。学习需要谦虚,作画则需要自负。不能只重技法而远离生活自然,也不能心存传统而忽视自己与个性。传统是动态的、发展的,是在边传边统中演进着的。优秀的传统一定是经典的,但不是重复的。发展好传统是对传统的最好继承。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的生命,恒长持久不能丢。艺术观点可以各持己见,但不能人云亦云。
我还对学生说,外来文化只能间接的补充我们的体能,民族文化精神才是我们躯体与灵魂的支撑。中国画要坚守形神兼备、意象造型之品格,坚守人文思想、诗意情怀之精神,坚守澄怀观道、气韵生动之核心。努力向着不重复古人,不重复别人,不重复大师,也不重复自己的艺术之路前行,努力追求自我品格,崇尚民族风格特色,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最终,艺术作品还是要经得起人民、社会、历史的检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辉
陈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协会理事、全国高等美术教育书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第11届至13届全国美展评委
代表作品:《中国文化》《皖南迷境异幻时》《卢沟桥之岁月》《中华瓷韵》《岁月之遗痕》《老院子的光线》《什刹海印象》等
《岁月之遗痕》 160cm×400cm 2018年
获“图像ⁿ·2018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优秀奖
《山川异域》 200cm×160cm 2021年
入选“城市·山水”2021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
学生名单
(以进入师门年份先后为序)
2002年:殷胜
2005年:熊震
2006年:薛方明
2008年:陆学东
2009年:李璐
2011年:崔朝阳 郭睿 王冲 李辰
2012年:尹鹏 田希军
2013年:郝国馨 周文学 肖婷婷
2014年:徐薇子 吴嘉葆
2017年:刘利平 邓灿 陈博贤 杨秋璇 褚建舒 秦祺
2018年:刘素之 王聪 温中良 刘会营 王瀚裕
2019年:王墉 赵拟 陈平阳 邓超 傅议萱 王杰
2020年:滕腾 马孟天 王畅
2021年:李曙宇 李款冬 薛锦岚
滕腾
女,1994年出生于安徽泾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在读,导师陈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特聘画家。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入选获奖,文章多次发表于期刊及学术论坛。
《“故事新编”系列之五》 180cm×240cm 2021年
*入选"工笔新语系列 第二季 神思”
《吾植》 60cm×200cm 2020年
*入选“诗意江南-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入会资格作品,尹山湖美术馆收藏)、2018年艺术东京特展
陈博贤
男,1993年出生于辽宁,2020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水墨画研究会会员。
《游山不知年》 161厘米×200厘米 2019年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编《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18-2020》(湖南美术出版社)
《水穷云起》 69厘米×138厘米 2020年
*入编《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18-2020》(湖南美术出版社)
邓超
女,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20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敦煌”系列之七》 72厘米×52厘米 2021年
《“敦煌”系列之十三》 72厘米×52厘米 2021年
李辰
男,1988年出生于齐齐哈尔,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淀区美术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传统绘画的学习和研究,作品多次参加重要展览并获奖,文章多次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杂志、报纸等。
《凤求凰》 23厘米×74厘米 2020年
《百禄回望》 83.5厘米×40厘米 2020年
李曙宇
女,1993年出生于韩国首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盲盒”系列之一》 60厘米×60厘米 2020年
《“盲盒”系列之二》 60厘米×60厘米 2020年
刘会营
男,1979年出生于洛阳, 20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美术学博士,导师陈辉教授。现为集美大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举办个展四次,参加国家级展览10余次,数篇论文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等杂志。
《和光》 279厘米×157厘米 2020年
《惘》 240厘米×120厘米 2016年
陆学东
男,1971年出生于安徽合肥,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军学科专业协作联席会委员,安徽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在读博士生。
《“清澈的爱”系列之一》 124厘米×125厘米 2021年
《“清澈的爱”系列之二》 97厘米×89厘米 2021年
王瀚裕
男,1995年出生于山东,20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时间机器2.0》 123厘米×100厘米 2022年
《起舞的膝头》 230厘米×300厘米 2021年
马孟天
男,1994年出生于河北保定,20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云林心境》 138厘米×50厘米 2021年
*入选“城市·山水”2021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
《“幻游”系列》 22厘米×28厘米×8 2021年
王聪
男,1988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分会会员。
《中国行》 210厘米×175厘米 2018年
*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提名奖
《“静观”系列》 66厘米×66厘米×4 2018年
*入选“第九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以你为荣—中国最具潜力艺术家作品联展”
王墉
男,1989年出生于山东潍坊,2019至202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
《失衡》 210厘米×140厘米 2017年
*入选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援非日记——中国医疗队在非洲》 210厘米×190厘米 2019年
*第13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肖婷婷
女,199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20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为国家开放大学讲师,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致力于探索水墨的当代精神。21岁举办首个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重要展览并被收藏。
《Caution·戒》 145厘米×67厘米 2021年
《三十》 145厘米×67厘米 2021年
薛方明
男,1976年出生于河北威县,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绘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港湾假日》 180厘米×150厘米 2020年
*入选“花开中国梦—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油画作品大展”
《追忆1992——枪炮与玫瑰》 200厘米×195厘米 2008年
杨秋璇
女,199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20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交织的目光——守护者”系列》 15厘米×25厘米×18 2020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优秀硕士毕业作品
《“交织的目光——孩童”系列》 30厘米×30厘米×5 2020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优秀硕士毕业作品
郝国馨
男,198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县,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专业教师。作品和文章曾在国家级美展、核心刊物展出和发表。
《盛世之路》 240厘米×120厘米 2021年
《太行新游》 180厘米×210厘米 2018年
邓灿
男,1983年出生于河南新乡,2017-2019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在站。现为北京印刷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玄山素乔》 100厘米×400厘米 2021年(左右滑动查看全图)
《绿水青山》 200厘米×180厘米 2021年
郭睿
男,1972年生。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文章和作品多次在艺术类核心期刊和国家级刊物发表,多年来一直从事花鸟画的研究和创作。
《北湖初雪》 75×48厘米 2017年
《霜叶红于二月花》 180×96厘米 2017年
赵拟
男,1983年生于甘肃民勤,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被反复加持的清华荷塘之霜降前后》 240厘米×180厘米 2019年
*入选“城市·山水”2021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
《隐于林》 200厘米×180厘米 2019年
*入选“巴山蜀水”2020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
温中良
男,1982年出生于河南舞阳,20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九三学社社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
《古道新生》 197厘米×239厘米 2021年
《丝路遗韵》 137厘米×139厘米 2019年
*入展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
崔朝阳
男,1977年出生于河南,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艺术作品和学术文章多次发表于《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权威核心期刊。
《通幽》 33厘米×33厘米 2018年
《道胜境》 33厘米×33厘米 2018年
田希军
男,1977年出生于新疆,20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新疆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疆美术家协会青年艺委会秘书长。出版《学院派精英--田希军》《田希军水墨作品集》等专著,作品先后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报》等报纸期刊。
《天山丝路家园》 140厘米×210厘米 2017年
*入选第一届新疆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刊登于《美术观察》2021年第12期(CSSCI)
《山地响动》 136厘米×68厘米 2020年
王冲
男,1987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研室,攻读美术学专业当代水墨研究方向,师从陈辉教授,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
《朝九晚五》 200厘米×200厘米 2014年
*入选“境·像——当代艺术展” 唐自头艺术空间 北京
《为你找到一个家》 120厘米×60厘米 2015年
王杰
男,1996年生于湖南常德,20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展览,其中《春涧鸣泉》入选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空山新雨后》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山水清音》 138厘米×69厘米 2021年
《与山》 100厘米×244厘米 2021年
秦祺
女,1994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画境》 32厘米×32厘米 2017年
《砚边物语》 18厘米×18厘米 2017年
尹鹏
男,1984年出生于河北,20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助理教授,海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停云”系列——观沧海》 204厘米×34厘米 2016年(左右滑动查看全图)
*入选“非遗湖笔﹒水墨在场” ——东方墨语.新锐水墨画家第四期巡展(北京,798艺术区 圣之空间画廊)
《泽畔行吟》 54厘米×68厘米 2016年
*入选“非遗湖笔﹒水墨在场” ——东方墨语.新锐水墨画家第四期巡展(北京,798艺术区 圣之空间画廊)、日本国际墨友会举办的国际公募展(日本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
熊震
男,1975年出生于南昌,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系副主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素描艺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美术院江西分院理事。作品和文章多次在全国美展、核心刊物发表。
《荷》 150厘米×80厘米 2020年
*入选“墨品2020展” 南昌美术馆
《太湖石》 180厘米×100厘米 2020年
*入选“墨品2020展” 南昌美术馆
刘利平
男,1985年出生湖南郴州。2020年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获得者,现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合作导师陈辉教授。博士论文获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先后50余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重要展览,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论文6篇(2篇CSSCI),中国工笔画会会员。
《“智者乐水”系列(71)》 137厘米×68厘米 2017年
*新加坡WHITE SPACE ART ASIA空间展出
《“智者乐水”系列(209)》68厘米×100厘米 2020年
*入选2020年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
李璐
女,1986年出生于内蒙古,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获优秀硕士生毕业论文。作品和文章多次在大型美术展览、核心刊物发表。现为中学美术教师,致力于美术基础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等工作。
《NO.01901110—29》 120厘米×80厘米 2019年
《NO.0190603—23》 120厘米×80厘米 2019年
刘素之
女,1981年出生,20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青年艺委会副秘书长。
《劳动——植》 60厘米x60厘米 2022年
《对影》 45厘米×45厘米 2020年
陈平阳
女,199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1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导师陈辉教授。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春华秋实》 120厘米×115厘米 2020年
《深渊》 210厘米×95厘米 2018年
*入选“多彩·2018”全国女画家作品展新锐作品
褚建舒
女,1995年出生于辽宁大连,20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水墨画研究会会员。
《“镜·境”之一》 50厘米×72厘米 2020年
《自我·本我·超我》 255厘米×120厘米 2017年
*入选“梦的起点”——全国首届学院派优秀毕业作品展,并获组委会收藏
傅议萱
女,199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梦醒时分》 45厘米×120厘米 2018年(左右滑动查看全图)
*获“康颂绘画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温莎·牛顿学院奖,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子非鱼》 画芯直径115厘米 2019年
*入选2019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学院的精神·视界”十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李款冬
女,1997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一年级在读。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文章多次在核心刊物发表。
《春日宴》 85厘米×165厘米 2021年
《娜飞沙》 90厘米×80厘米 2019年
王畅
女,生于湖北武汉,20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至硕士就读。
《一池烟雨》 33厘米×18厘米 2019年
《被凝固的时光》 140厘米×78厘米 2020年
徐薇子
女,1988年生于湖北武汉,20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各类展览二十余次,艺术作品和学术论文曾多次发表于国内外核心刊物。
《青绿山水》 尺寸可变 2017年(左右滑动查看全图)
*入选“走进校园——第五届湖北省现代陶艺作品展”(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武汉,2017),获优秀奖
《创梦硅谷》 69厘米×138厘米 2018年
*入选“北京意象·诗画海淀”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8)、“40 逐梦 绽放”中国画名家创作海淀百景大型绘画作品展(海淀美术馆,北京,2018)
薛锦岚
女,1999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生。
《对影》 85厘米×85厘米 2021年
*入选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
《浮生相逢》 47厘米×104.5厘米 2021年
殷胜
女,1978年出生于江苏常熟,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居加拿大,创办MAYA ART STUDIO。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和加拿大美展。
《静静的小船》 23厘米×15厘米 2019年
《那片云》 19厘米×28厘米 2020年
周文学
男,1983年5月出生于山东淄博。2016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入梦》 200厘米×104厘米 2016年
《旧梦》 240厘米×104厘米 2020年
结语
师门的同学都将陈辉老师称作师父。有一阵子,这个称呼甚至引起了一阵“风潮”,身边总有同学问,你们叫导师“师父”吗?也许他们好奇我们这听起来有些“复古”的称谓,但师门兄弟姐妹中的每一位,都深知它的意义,“父生之,师教之”,我们的师父便是在艺术之路上为我们生发力量,引我们一往无前的角色。与大多的老师相似,陈辉老师是我们专业上的领路人。师门的兄弟姐妹师出一脉,却又各放异彩。我们在画中畅快地写意抒怀,精谨地工画情思,在陈老师面前,我们毫无畏惧地展露自己对艺术初生牛犊般的热情和好奇。艺术的表达关乎心性,而作品的面貌,实则也是心性的体现,陈老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指导,都来自他对我们真切的关注和了解。他知晓我们的脾气与秉性,关心我们的成长与变化,我们很少从陈老师的口中听到“不”字,却总是收获有大智慧的启迪和鼓励。
陈老师爽利旷达的性格之中又有细致入微的一面。正如他的画作,作品中的淋漓水墨描绘着绰绰的光与景,那光时而锐利,划破不甚明朗的雾雨,时而柔丽,点亮时空里的烟云。他时而大笔豪迈,挥洒磅礴的意趣,时而又精谨细致地规虑推敲每一处笔法的运用和墨点的布置。在陈老师的实验水墨课上,我们用水、用墨、用手边的任何材料,肆意挥洒,陈老师引导我们,将偶发的墨迹化为赋有巧思的艺术作品,这由松至紧、从广及精、使腐朽化作神奇的过程,又何尝不是陈老师的大智慧呢?
诚然,求艺寻美之路是不甚平坦的。每当纠结与迷茫拖滞我们的脚步时,我们总会想起陈老师同我们讲过的、他年轻时候的故事,而那些故事总能激励着困境之中的我们。陈老师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陶瓷系毕业,在恒河沙数的练习中探索出自成一家的水墨之路。“无情时努力画,有情时奋力画。”他常用这句吴冠中先生的这句话来激励我们。“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学艺的甘苦在师父一盏茶的故事里,我们心中的难与惑也随之如汤沃雪。
陈老师的生活美学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种不言之教。在师门的每一个同学心中,与他在工作室畅谈都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陈老师已经将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化作了生活,炼成为品格。他的工作室无处不流露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虔诚:工作室一隅清新的花草、齐整摆放的书籍印章、墙壁悬挂的他的画作,以及零散在师父工作室的师门合影和师父喜欢的小物件……这些点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更切近生活的陈老师。他对待艺术至臻,对待学术至谨,对待生活至美……一如他教导我们时的宽严并济。而我们,从中也更能体会到他的艺术的精神以及他的教导中的智慧与格局。
此次线上作品展,展现的是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对未来的向往;是作为青年艺术家对艺术的挚爱;更是作为陈老师研究生的我们,向激励我们的社会,培养我们的学校,教导、关心我们的老师,和支持我们的亲友做出的阶段小结。艺术之路恒长,我们心随神往。
感谢我们的陈老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在我们虚而往时,带给我们实而归的能量和勇气;
感谢敬爱的张敢教授,“融汇出新”是一种肯定,我们想这也许更是一种期许,感谢您为此次的线上作品展悉心地撰文作序,也为我们的在思考绘画与艺术时,提供了更广阔的的视域;
感谢我们的大学,用其包容与广博让我们自由地求真,向善,寻美;
我们何其幸运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又何其幸运选择了绘画作为我们的事业。
用师父常说起的一句话:感谢艺术,让咱们成为了师生,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家人,也拥有了一生中能为之骄傲,并且为之奋斗的事业。
2022年3月
陈老师的研究生们
于清华园
学术主持:张敢
策展团队:薛方明 温中良 滕腾 陈博贤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
资料提供 | 陈辉(绘画系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
视频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融媒体分中心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冯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