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园林画境】陈辉 | 作品赏析

【园林画境】陈辉 | 作品赏析

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24-07-21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01.jpg


【园林画境】——“圆明荷韵”名家系列邀请展【首展】


主办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承办单位:

圆明园海棠书院


支持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战略媒体:

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展览日期:

2024年07月15日—8月11日


开幕时间:

2024年07月19日 14:30


展览地点:

圆明园海棠书院


策 展 人:萧铭涵


学术主持:乔微微


前言


文/何先球


荷作为一种多年生具根茎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荷入诗入画,成为最好的咏物对象之一,荷的清正、荷的散淡、荷的高洁、荷的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雅俗共赏。在绘画作品中,无论是宋代吴炳的沁凉清香,清代八大山人的冷意逼人、石涛的挥洒自如,以及近代以来张大千的春色娇艳,齐白石的闲情逸趣,潘天寿的雄浑奇崛等等,咏荷、画荷成为塑造国人心性的一种深层精神活动。荷为人生,文因荷贵,人与自然这种和谐相映,演绎着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


圆明园作为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中唯一一座有着沉重历史印痕的皇家园林,百年沧桑与浮沉令人惊叹与惋惜,幸好,圆明园因水而活,水贵有荷,因荷生境。荷成为圆明园的夏季之魂,满园的荷,清新素净,绿叶田田,亭亭高洁,清风盈盈,娇羞柔婉,卷舒天真,抚弄着沉默的残垣枯石,轻拂着掠过燕山的微风,映衬着浓郁的夕阳余辉。圆明园的荷,的确有别于他处的荷的韵致,荷的底蕴、荷的气势、荷的深沉。


此次“圆明荷韵”中国画邀请展,圆明园海棠书院特邀各艺术院校著名美术学导师与美术学博士,咏物抒情,以画笔歌咏荷韵,以文心感受圆明园满园盛放的清凉。绘事之妙,缘物起兴,正当圆明园荷花节之时,不同年龄阶段的艺术家以传统的东方艺术智慧,向人们呈现出交相辉映的生命韵致与视觉盛宴。


参展艺术家名单如下(按年龄排序):


杜大恺 刘巨德 王玉良 张桂徵 朱训德 鲁晓波 陈辉 程向军 宿利群 李佳 金纳 金妹 尤德民 林自栋 刘心泉 何先球 贺海锋 周文学 尹鹏 刘利平 鞠瑶 曾庆勋 李乐然 黄格锋 陈博贤


艺术家  作品欣赏


640.jpg

陈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协会理事,全国高等美术教育书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第11届、第12届、13届全国美展评委。


代表作品:《中国文化》《皖南迷境异幻时》《卢沟桥至岁月》《中华瓷韵》《岁月之遗痕迹》《老院子的光线》《什刹海印象》等。在近30年的水墨艺术创作中,以其代表性的水墨语言诠释了极具中国本土意识的传统文化符号,构建了东方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视觉张力的融合。在艺术直觉与生活感悟的汇通中,作品呈现出一种中国式的情怀述说与光影的神秘语境。开拓了中国画水墨艺术语言的新品种、新风貌。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独具一格。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浙江美术馆、云南美术馆、湖南美术馆、株洲美术馆、安徽宣纸博物馆、蒲华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荣宝斋等相关部门收藏。


个人艺术履历、作品及学术观点入编国家重点文献《中国现代美术史》。作品及论文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文艺研究》、《装饰》、《国画家》、《江苏画刊》、《中国艺术》、《收藏》、《艺术收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出版多本学术专著及个人画集。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台、山东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台湾中视、美国爵硕大学纪录片摄制组分别对其水墨艺术创作及学术研究作了专题报道。


陈辉绘画中的情与境

文/张敢(美术史论专家)


艺术是诉诸心灵和表达情感的。当我们观看一幅艺术作品的时候,其实是在和艺术家一起神游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中国画尤其如此。看陈辉的绘画,我们恍然进入一个朦胧而充满梦幻的情境,那里既有山川、都市和乡村,也有弥漫着氤氲光气的室内、静物和花卉,虽然全用墨色,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仿佛跃动着斑斓的色彩。他采用传统中国画的水墨,但营造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意境;他展现传统文人宽厚的情怀,但其中却焕发着当代人思想的活力。


01.jpg

▲《荷香幽静处》23x64cm 


陈辉198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并留校任教。陈辉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他长期浸淫中国画创作的结果。但是,学脉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工艺美院着力培养学生从自然物象中概括和凝练造型与形式的能力,这对陈辉绘画语言的探索影响至深。其次,当年执教于工艺美院的老一辈艺术家如张仃和吴冠中先生,他们融贯中西的艺术主张,也养成了陈辉视野开阔、不拘成法的艺术态度。再有,陈辉从事了长达25年的基础教学工作,其间,他教过素描、色彩、图案和构成等课程。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对陈辉的水墨画创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次采访中,陈辉坦承:“素描课程中的造型规律与黑白灰层次变化,以及光影作用下空间形态与虚实关系的处理等;色彩课程中的色相、饱和度、明度变化,以及补色对比所带来的反差与呼应等;图案课程中的疏密秩序与点线面的平衡等;构成课程中的数据与面积差形成的比例分割之美,以及刮纸、揉纸、叠纸的综合运用所产生的肌理之美……今天,在我的水墨作品中,亦能看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也正是这些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感悟与经验,成为我的艺术创作中风格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02.jpg

▲《风摇玉影》35x45cm 


1999年,对陈辉的艺术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因此成就了他在当代中国画坛不可替代的地位。陈辉原本专注于彩墨画的创作,并有所成。然而,吴冠中先生在一次观看陈辉的展览时告诫他在作品中要呈现艺术表现的统一性与概括性,这让他决定彻底转向纯粹的水墨画创作。单纯以水墨来表现,要求艺术家对墨的浓淡干湿所形成的不同效果运用自如,这样才能表现不同的质感、形体和空间效果。陈辉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不过,陈辉最具魄力的变革还是他在绘画中对笔法的突破,以及对光影和空间表现的探索,这些尝试是对中国绘画语言的一次颇有意义的补充和拓展。1975年,台湾画家刘国松率先提出了“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的口号,并用水拓画的方法向中国画中占统治地位笔法提出了挑战。“笔墨”确实是中国画的精髓,但并非全部,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表现效果,拓展笔的范畴和应用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陈辉的绘画中,仍然见笔,但是墨的运用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表现丰富的画面肌理,陈辉大胆地引入了刮、印、叠纸等不同的创作手段,让他的作品更具现代气息,如他的《守望家园》(2012)和《山水景观》


03.jpg

▲《老宅春秋》69x69cm 


(2007)等。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皴法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山石的体积,是对物体阴阳向背的刻画,但并未直接表现光线。然而,在陈辉的绘画里,无论是山水、室内还是静物,光线和墨色成了相得益彰的构筑画面的基本元素。正是那并没有确定光源的光线,让陈辉的绘画具有了一种梦境般的美感,它们亦真亦幻,既不完全抽象,亦非客观物象的再现,如《山川异域》(2021)、《太行人家》(2022)和《石破天惊》(2008)。除了用笔和用光,陈辉绘画的另一独到之处就是对空间的处理,他将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的散点透视融会贯通,这让他的山水画和表现室内景物的作品,处在一种介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空间里,如《雕刻时光》(2018)、《暮色中的炊烟》(2022)。事实上,无论中西方绘画,都不是对实景的再现,即使是在户外完成的印象派的绘画,也是面对客观对象时艺术家主观情感作用的结果。因此,支撑陈辉绘画形式语言的,恰恰是蕴含在题材之中的发自内心的深挚情感。


04.jpg

▲《百合幽香》75x52cm 


说到陈辉作品的题材,仍要回到1999年。陈辉出生于安徽,表现皖南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像很多在20世纪80年代关注现代艺术的艺术家一样,陈辉在探索形式语言的时候似乎并未将艺术中情感的表达放在首要位置。直到这一年,陈辉回家乡写生时那些熟悉的风景与人才让他猛然认识到,艺术的真谛是对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的表达。于是,他将创作的题材转向了故乡风物,那些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那些承载着徽州文化的室内场景,以及安徽独特的山水和田园都进入了他的画面,如《皖南迷境》(2012)、《晌午的光线》(2015)、《墙外的风景》(2016)、《徽州文化》(2018)等。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一位生活在别处的游子的乡愁,既充满无限的眷恋,又有一种带着些许疏离感的沉思。


05.jpg

▲《太庙余辉》70x23cm 


除了大量表现故乡的作品,陈辉的绘画也记录了他游历的足迹,如《威尼斯码头》(2017)、《冰川下的圣塔》(2014)、《罗马岁月》(2007)、《云绕山巅》(2022)。在陈辉笔下,这些异域风情同样弥漫着思古之幽情,既熟悉又陌生。陈辉非常注重写生,他认为只有将眼前的山水转化为胸中丘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我们在他的绘画中看到的都是经过他反复推敲后凝练出来的图像,构图精益求精,既表现了对象外在的形式之美,又传达了其内蕴的神髓,这在他以写生为基础创作的静物画上表现得同样明显。


06.jpg

▲《山川异域》系列之三47x75cm 


看陈辉的画,必须静下心来。唯有如此,才能欣赏他画面中墨色的丰富与韵味,感受一位艺术家在绘画语言上的大胆突破,才能体会他在绘画中灌注的浓浓的情感,才能领略他为我们营造的那一个个神秘如梦境的他方世界。


07.jpg

▲《课堂写生-1》69x23cmx4 


得于向内 意在向外

文/陈辉


艺术实践中的写生与创作是通过观察心记、感悟自然而转化为相由心生、以形写意的一种表现情感的内在状态。这一情感的心源是在道法自然中对身临其境的妙想与神往,是对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体会与贯通,这一境界的含义,承载着艺术家的修为与文、史、哲的积累及生命阅历的厚重沉淀。作品的品位与格调是其人、其心,其背影的精神图谱,具有鲜明的个体识别性。在艺术表现中,是忠实于客观物象的描摹再现,还是画主观感受下的直觉。是应物象形的理性制作,还是顺势而为的由心生发,这是艺术实践者选择的创作格体。  


08.jpg

▲《溪水秋境》35x45cm 


好的艺术家在面对自然景观时,并不是马上入手绘画,而总是在地域的周边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悟一悟……因为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的观察方法是动态的、可变的、移动的、叠加的。周边的景物气息与时空变化都会与作者所画的场景产生必然的关联。要表现出山水的全貌,仅靠一个角度去观察是不全面的。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所看景物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遮挡、有灭点、有焦点透视,有客观物理性的约束。在山前则看不到山后,在山下则看不到山上,故不得山脉的整体全貌,是照相机的静态取景的视角观察方法。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古人是山前山后、山上山下不断地转着看、游着走、臥着听,要在山里住上一段时间,是身临其境的体悟至心往山岳的气象万千。故有卧游之说。坐望云峰、观山听泉、朝气日暮,卧居游历。它是一种立体的、连贯的、目游心记的观景方式。固有散点成像与平面展开的二维视觉系统,是摄像机的动态取景的视域观察方法。身居山中、触景生情。山间的四季景色、阴晴圆缺、烟岚浩渺、山峦叠嶂之变幻给他们以艺术灵感,激发于诗性里的迁想妙得,便有了心目间全貌的胸中丘壑之胜景。


09.jpg

▲《云开山间》35x45cm 


画画由心而发、直觉入画。画前明思、画中尽情。面对虚无白纸,放空自我,若无我之境,物境、情境、胸境与手感浑然一体,笔笔相生、气韵生动,以道观象、随心游走。向着艺术神秘的未知探求奥秘。物象与心象之合生发出的笔情墨妙、素白生辉。要用以形写神、似与不似的造型观去画对客观物象的提炼与升华,以看不见的道去观照看见的物。道是精神境界,是知识修养,是无限内涵。这是中国画深厚的艺术精髓和独有的文化特征,与西方艺术的格体保持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10.jpg

▲《相守》25x80cmx4 


艺术探索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又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痛苦而快乐的生命历程。要做好一件事、做长一件事、做深一件事,或许就是对自己选择的最好回馈。唯有好奇方可激荡心灵去探索艺术的奥秘。凝望远方,心驰所往,向着天际星空那一处永恒的光亮不懈追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