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15-02-05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马硕山:1963年生于山东淄博,曾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画家、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盛年》冬瓜瓶(青花黄花釉)55cm×40cm 2011年(国家博物馆收藏)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姜宝林:
瓷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现今,许多有志于陶瓷艺术发展的专家、同道将优秀艺术家引入到画瓷创作中来,有利于促进瓷器艺术的提升,是个很好的势头,而马硕山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画瓷既考验艺术者的绘画水平,也须具备严谨的烧瓷工艺,所以比单纯纸上作画更有难度。前几年我在尝试过釉里红,但不成功。而马硕山做到了这一点,他的釉里红作品艺术效果非常好。从绘画的角度突破了陶瓷的艺术性,赋予瓷器更深刻、更有内涵的文化意味,无论对于绘画还是瓷器来说,这都是一个创新。
尝新秋 罐 (釉里红)32cm×30cm 2011年
清白传家 罐(青花) 30cm×40cm 2011年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
马硕山选择青花瓷并不是偶然,马硕山的绘画作品中本身就含有那种隽永怀旧的情趣,特别是他创作的国画作品《青花系列》,具有很强的怀古情调,又兼具当代文化人的审美情趣,他把青花瓷瓶梦幻般的穿越到现代,颜色运用的巧妙自然,几近完美的诠释了瓷器的质感。与工匠绘制的瓷器截然不同,马硕山把中国画的创作方式搬到瓷瓶上来,他的的作品线条灵动,信手拈来,具有深厚的传统笔墨涵养,符合中国画作品的特质,大大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性,而此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就更加深厚了。
马硕山所做的,是两种最经典的传统文化的结合,相信这不仅仅是材料的改变与结合,更是一种文化的进步,再加上瓷器烧制的不可复制性与不可预知性,更增加了艺术品的独特价值。艺术是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极具现代感的传统艺术品已经逐渐显示出了她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一朵全新的文化之花正在悄然开放。
有余 罐 (釉里红)32cm×30cm 2011年
松菊延年 镶器 (青花釉里红)63cm×17cm 2011年
蔬香之一 罐 (青花釉里红) 30cm×40cm 2011年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刘曦林:
我以前看过马硕山的画瓷作品,相比而言,这次展出的作品大有进步,技术更加娴熟、研究更为深入、艺术性更加强了,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釉里红瓷器:釉里红对高温铜红的烧成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出炉后往往品相不佳者居多。马硕山的釉里红作品中,不论深红、浅绿、赭黄,色彩效果都非常好,红里能出暖色,冷色更属不易,这些都使得瓷器画面更加丰富。马硕山这些年对于釉里红的把握已经达到了比较自如的地步,在当代画家画瓷中算是比较成功的,画瓷以笔墨功力为基础,马硕山多年来的纸上绘画造诣恰如其分的转换到了瓷器绘画上,对他自己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春暖 冬瓜瓶 (青花釉里红)56cm×15cm 2011年
满堂吉利 镶器 (青花釉里红)63cm×17cm 2011年
山深熟石榴 梅瓶 (青花黄花釉)45cm×26cm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