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周思聪谈艺录

周思聪谈艺录

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15-08-06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周思聪谈艺录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8_7.jpg


雅俗共赏并非衡量艺术的标准。曲高和寡才是真理。艺术性高的作品是需要具备一定艺术修养才能欣赏的,这自然是少数。然而,这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高标准。


儿童做画,画心中所想,而非眼中所观。孩子不可能热衷于解剖,透视,素描关系这些技巧的搬弄,而是情感驰骋,随心所欲,“万物皆备于我”。这正是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


曾经为之倾倒的形式,拿来却成了桎梏,因为那不是自己心灵的顿悟,而是别人的灵光。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8_8.jpg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想这是说我们与传统的关系。“真面目”是需要从“此山中”跳出来才能识得。


今人所说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而今人的创造也必然是后人的传统。传统从来是发展的。只有踏出前所未有的足迹,道路才能继续向前延伸。


我爱水墨画,变幻无穷的黑白常令我沈醉。


《矿工图》要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所以原来的手法不足以表达,就想其他的手法,表达一种情绪,不从这里着眼,就往往会走到纯形式的死胡同里去。一定要有感受,没有感受,形式也难出来。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8_9.jpg


皴擦也是为了形式美感,如果线的形体搞好了,线本身也很好看,就要保留下来。


要有这个概念,我画的是画,而不是对象,才不至于自己被牵着,跟对象跑。


对人的观察要注意大的感觉、整体的印象,如第一个老头,给人的印象脸部横线多,肌肉松弛,笔法上就要符合这种感觉。如山水画的皴法,折带皴就是根据石纹的横向归纳出来的。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8_10.jpg


脸部的皴,有结构的意思,但也不全是,是为画面形式的需要。如这边皴了,那边就不皴,如皴了,就太对称(指老人脸部)。有时皴擦就像花鸟中的点子,是画面的需要,而不是具体说明这是什么东西。


讲究线本身的味道很重要,否则就不必用毛笔了,我现在不喜欢“率”的线,喜欢兢兢业业,喜欢毛、涩的线。用笔慢一些易控制,可考虑到形的夸张,如过快很难出味道。态度要很严肃,千万不能玩“率”,一笔下去,要负责任。


创作关键在于捕捉生活的深度,“意境”生活中美好的、很高情趣的东西。要极力地表现这种感受,排除其他人的影响,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最可珍贵的是自己的感受。


画让人看后应能使人神游,这是成功的。但是不能为了情趣而人为地去编造,只能是自己感受中的生活情趣。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8_11.jpg


搞装饰、变形,不要太外露,要朴实自然。


生活的感受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讲出来,不要通过看别人的作品来启发自己的感受,不然往往是不痛不痒。要有真实地感受。


我主张到处有生活,要十分留心才行,不能一晃而过。我下去时,尽量要保持住当时最强的印象,当时实在画不出来,用文字记下当时的印象,帮助自己回忆,保持这种很有诗意和趣味的印象。


视觉的感受不强烈,回来凭主观想象来编,那效果就差得多。如曾善庆的《大海》中大公的背是强烈的视觉感受。自己编就假。


在创作中连自己也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要画,最好是另起炉灶。儿童画纯真,就是视觉感受强烈。


如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特定动态、面貌,一定要想办法记牢、记住,不能只有一个模糊印象,模糊的东西是不会表达出强烈感受的。


艺术语言要自然、随意,一过分,就不舒服。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9_12.jpg


细节的真实很重要,如失去这个,就概念,就假。真实性就是艺术的生动性。


直接的视觉感受,印象,记忆,储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种训练,才能创作。


记忆能力很重要,它能保持最初、最强烈的感受。


农民画、儿童画,感情强烈,有天趣,有雅拙感,而不是像专业画家那样是技术的表演。


形式美感最重要的是对比手法和节奏的安排。互相衬托,对于表现人物有帮助。


对比强烈才能出味道,如儿童画中画两个碗,一个画成方的,一个画成圆的,对比强烈有趣。这要加入自己主观的处理,不至于受对象束缚过大。


要朴素,自然,不要人为地编造。


(摘自:《周思聪文集》)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9_13.jpg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9_14.jpg


搜狗截图15年08月06日1559_15.jpg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