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15-11-08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李嘉儒艺术简历:
李嘉儒
1987
生于山西大同
2011
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课程班
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
大同画院画家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山西省工笔画协会理事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作品欣赏::
半面妆 60X60cm 2012
春风拂槛露华浓 40X60cm 2014
困惑的浪漫NO.4 60X40cm 2015
幽浮香 80X40cm 2015
幽浮香 80X55cm 2013
幽浮香NO.3 80X40cm 2015
幽浮香NO.4 60X40cm 2015
幽浮香NO.5 60X40cm 2015
幽浮香NO.6 60X40cm 2015
幽浮香NO.7 60X40cm 2015
李嘉儒的“对撞”之意
顾耀峰
在画风逐渐走向稳定、成熟近几年,李嘉儒的作品多以粉色、艳丽的年青女性为素材,辅以各种花色、以及柔美的小昆虫如蝴蝶,非常机巧地将花卉作为纹身“安放”在女性人体身上,使得花卉与人体融合为一。与此同时,他也将少量的虫鸟山水作为背景溶解于画面,把山水、花鸟画的“意”之部分剥离,以“形”移植至人物画中。尽管李嘉儒的作品毫无疑问属于工笔人物的范畴,但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李嘉儒在技术和构图上将中国画三大类型人物、花鸟、山水进行了合而为一的尝试。对他来说,人物画是他的分内之事,而花鸟、山水作为元素,在他的画面里如何成为最好的配角同时又嫁接得不露痕迹,是这几年一直在做的工作。当然,他没有野心在一件作品中就使自己一跃成为横跨三界的大师,甚至他也没有刻意地在主观上要去做融合的工作,但我们从他这个画面上无意流露出的细节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不断给自己出题并且很乐意“打破”自己的艺术家。
一般来说,画面以艳丽、以粉色为基调的艺术家,通常不会在作品中加入冰冷、阴晦的元素,原因就是一不小心就会把控不好,带走了原有的基调;或是冰冷阴晦的元素和画面不协调,显得过于突兀。不过,李嘉儒在他一些为人熟知的作品中,却反而大胆地使用了这种“对撞”。在他2011年完成的《困惑的浪漫》系列中,浓情蜜意的男女俊美、靡丽,而与此相伴的,却有一个象征死亡、腐朽的骷髅在边上。传统美学会认为,这个骷髅极大地破坏画面的美感,使得一副美好景象笼罩上了死亡的气息。如果是单幅作品这么处理,我们也确实难以判断李嘉儒是否带着一种恶作剧的心态进行“游戏”,可是当一组作品都用同样的观念时,毫无疑问,李嘉儒是有意这么做的,这便不得不让观众去深思:艺术家为什么要给如此绮丽的画面添上一笔阴霾?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画家在市井生活题材中并没有少用骷髅这个元素。比如南宋李嵩著名的《骷髅幻戏图》,提调骷髅戏具的,是另外一个大骷髅,这两具骷髅成为整幅作品的“画眼”。题外说一句,正是因为宋朝的市井画(非神话宗教题材)中大胆使用了这类观念性的象征物,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的观念艺术发端要比西方早好几百年,在宋代就已经有成熟作品了。与李嵩这类使用象征物作为画意主旨不同的是,李嘉儒并不以骷髅为主调,而是将这个物品作为一道解读画意的线索、解开画意的门。有了这个骷髅,我们不难想见:再绮丽、再金粉、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现时生活,也会同时伴随着“人皮骷髅”的虚无和幻灭。而那个骷髅,也难保其生前比俊美男女的靡丽更加放浪和欢享。这种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的中国古典式辩证逻辑在画面上就显得一目了然,而且比单纯的去掉骷髅更加有力。这便是李嘉儒取材上的“对撞”之法的成功之处。
当然,观念的实现,必须得依靠基础工作的有力完善才能成立。李嘉儒不是观念型艺术家,因此他仍然非常尽心尽责地将画面上所有需要确立的元素全部坐实。《困惑的浪漫》系列的背景花纹,并不是画意主旨所在,但画那些花纹所费的功夫甚至要超过主题人物。这便是说,正因为李嘉儒有了技术层面上的虔诚和一丝不苟,才能让观念和对撞在作品中不致苍白无力,不致显得松散没有说服力。在他另外一些作品中——如《两种觉色》、《忧伤告白》等等——骷髅这个“道具”也若隐若现,或是画面的主角,或是旁白的线索,时至今日,虽不能说骷髅已经成为他的固定语言或固定元素,但成为解读他作品的一把钥匙,已是确凿无疑。
“对撞”之意,一方面是作品的元素之间有语义上的天然相悖,另外一方面,也存在于李嘉儒的构图之“破”上。此处的破,不是破坏,而是解构。例如我们常常看到,他作品里的人物,有时候只有半边脸,有时候干脆就没了脸——不是侧面或被遮掩,而是另外的部分在画外。中国画的诸多典籍不止一次地声明过:“脸”是人物画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之一。李嘉儒大胆地将“脸”破开至画外,而构图奇巧又让观众丝毫不觉得画面不完整,这应得益于李嘉儒对当代艺术的观念进行吸收、消化,转而营造出了自己一套既从属于中国画“大意”、又有些挑战既往做法的艺术语言。这种“对撞”,显然是已跳脱开画面技术、上升至美学层面的观念性变革。当代艺术和传统水墨往往会走两个极端:当代的东西有观念无技术、传统水墨有技术无观念。因此他有意无意的一种融合,自然就有了可供言说可供讨论的价值。
当然,要说李嘉儒的对撞之意已有大成,那也是片面的。在另外一些作品里,他忠实地遵循了工笔画的所有传统,但很多露乳美女的造型也自有另外一种隐喻:那些美女为什么那么随意就把衣服解开?无它,面对这个充满肮脏的世界,再不把美显示出来,世界就更脏了。也正因为“她们”露得那么随意、自然,正因为不刻意遮遮掩掩,才使得画面不淫亵,反而多了几分对尘世的不屑。这是通过人物形态反射出李嘉儒对这个世界的观照。在艺术的题材、笔法已被讨论很多的时候,李嘉儒的价值是在于他并不参与讨论,在思考之后,他更多地用作品、用勤奋去实践,这是最朴实的当代精神,也是符合“人”之自我确立的必经之路。
中国当代艺术联盟(筹)简介
“中国当代艺术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中国众多美术团体(小组)联合组成。“联盟”主张艺术活动及作品应回归艺术和学术的本源,试图改变中国艺术被“左”和“右”政治绑架和被商业市场主宰的现状;试图推进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中国的主流艺术,从而与国际艺术环境全面接轨;试图促进产生一批真正具有国际高水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作品,使之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攀越世界艺术之巅。
“联盟”无商业利益动机,无偿服务于成员,扶助其成员开展当代艺术的实践和创新。“联盟”受到了中国当代艺术顶级评论家群的关注和鼎力支持。
"联盟"现有发起团体(小组)40个,他们是:中国新野性艺术群(全国),新京派(北京),十墨(北京),中国当代女子画会(全国)、空格画会(雅昌论坛),无非艺术小组(甘肃),当当艺术沙龙(北京),形而上艺术机构(山东滨州),先锋战士(全国),新工笔(北京),丅KD当代艺术俱乐部(北京),精神艺术学会(成都),自由艺术公社(北京),成都青年艺术家联盟(成都),介碎小组(北京),迹象艺术空间(北京),灵魂小组(南京),当代川味艺术群(四川),广州感知东方(广州),从容时代小组(广州),726艺术工作室(湖南),大异象(北京),新意象油画小组(北京),西部传奇(内蒙古),ART海派沙龙(上海),凝痕当代(北京),意象地代(北京),造梦艺术车间(广州),意象合奏群(北京),黑洞艺术(南京),北部激光(北京),八维空间(广州),四方形(北京),艺术魔方沙龙(广州),新脉冲艺术(苏州),西湖文人艺术中心(杭州),重庆渝澳艺术中心(重庆),长春那特艺术空间(长春),上海田园艺术中心(上海)。
“联盟”尚在筹建中,目前在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建有“中国当代艺术联盟展厅”(1100平米),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南京……等十多个城市有合作展馆二十多个,全部无偿提供给成员办展交流。现有合作报纸《东方美术报》和《江苏电视报文艺专刊》,均免费宣传成员及作品。“联盟”正继续落实其它传播渠道,如拍摄成员艺术活动的记录片、办联盟杂志、组织国际艺术交流、设立每年艺术人物奖项等……
"加入中国当代艺术联盟,从此不再孤独”。欢迎一切有志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团体小组加入(不接受个人报名)
联盟地址:北京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联盟展厅”
邮箱:h8520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