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新工笔画会每日一星~李鹏

中国新工笔画会每日一星~李鹏

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15-11-13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设色记--中国新工笔画会首届提名展

李鹏照片.jpg


李鹏艺术简历


李鹏
1979年生于安徽泗县
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09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2011至今攻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研究生
2012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艺术家
2010至2012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讲授《水墨表现》课程
2003至今工作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2015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获得者


作品欣赏:


李鹏《时差·洛川》 80·80cm2013年绢本着色.jpg

时差·洛川  80x80cm 2013年


时差·巴黎75·75cm2013年绢本着色 (2).jpg

时差·巴黎  75x75cm  2013年


时差·巴塞 80·80cm2013年绢本着色.jpg

时差·巴塞 80x80cm 2013年


时差·城堡80·80CM2014年绢本着色 (1).jpg

时差·城堡  80x80cm  2014年


时差·江南80·80CM2014年绢本着色 (1).jpg

时差·江南  80x80cm  2014年


时差·江南80·80CM2014年绢本着色.jpg

时差·江南  80x80cm  2014年


时差·罗马75·75cm2013年绢本着色 (1).jpg

时差·罗马  75x75cm  2013年


时差与绘画——论李鹏的“时差”系列作品


以东西经度定天下之衡,两地经度相去三十度,则时刻差一辰。若相距一百八十度,则昼夜相反焉。

——《明史·天文》


宋末元初,波斯裔的天文学家札马鲁丁将“地圆说”从西域带到了中国,《元史》中对此有所记载。至明代科学发展蓬勃,由“地圆说”延伸的“时差”观念已广为文人所知,但理论中的“昼夜相反”恐怕当时少有人亲身经历,而在世界大同的今日,时差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了。


而论及艺术,元代以后,尤其是明清以降,文人画理论大行于世,重水墨、轻彩绘、尚写意、抑工谨的观念蔚然成风,以至于富文人气质的水墨写意仿佛成为“中国画”这一称谓的理所当然的对应物。近代以来,当中国画面临西方艺术的挑战时,国人反复吟咏的“西画重色彩,国画重水墨;西画重写实,国画尚写意”,似乎忘记了中国画传统中还有工笔一脉,中国古代画论中尚有所谓“传神写照”之说。


如果说艺术史家的职责之一是讲述艺术的故事,那么今天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时差与一套当代工笔画作品的。


2012年,我与画家李鹏一同参加中国美术学院的巴黎艺术城项目,我们同住一间小屋,这便是结识他的开始。李鹏为人热情爽朗,声如洪钟,磊磊落落,是难得的好室友。初到第一晚我们相谈甚欢,直到午夜。不知不觉,我们突然发现窗外已一片寂静,只有偶尔醉汉凌乱的脚步声传来,这才意识到谈得太久,该休息了。合衣上铺,我刚准备睡觉,却听见隔壁的床窸窣作响,原来房间内有一座古董铜钟,不停地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李鹏这样一个来自江北的汉子竟被这小小的座钟扰的辗转反侧,不得入眠,几次下床对小钟拍拍打打,妄图将其制服,又终究还是斗它不过。我便问他是不是被钟吵到,李鹏憨厚地嘿嘿一笑,说:“时差时差,我去画一会吧。”我想画画也是安静的事儿,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我便瞥见桌上多了一幅小画,画的是我们窗外街道的夜景,设色简单,却韵味十足。最有意思的是画面当中有一面大大的钟,虽然已扭曲变形,不过我还是认得正是房间里的那个,而指针停留在两点半。想到当时李鹏失眠后呆呆地坐在窗前画着折磨他的小钟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而此时的李鹏正在被窝里享受着在巴黎的第一缕阳光。


我有过许多失眠的夜晚,但都不如李鹏的这个来的有意义,一年之后,我再遇李鹏,发现他竟由那个失眠之夜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在他还没有告诉我这些作品的名称前,便有一种清晰的感觉涌了出来,记忆里某个美好的夜晚就这么突然被唤醒了,仿佛每个细胞都又走进了巴黎,接着他告诉我这个系列的名称叫作“时差”。


李鹏告诉我,这套作品中,《时差·学院》是最早开始创作的,动笔于去巴黎艺术城之前的半年。是时为冬日,窗外是皑皑白雪,室内暖气氤氲,他的一个染着金发的学生穿了一件深色柔软质地的夹克坐在窗边,金发与白雪,窗外冰天雪地,窗内温暖如春,一种微妙的反差使他萌生灵感,便开始了以窗外为背景,人物为中心的创作。


李鹏“时差”系列的作品主要以工笔描绘人物,但与传统工笔人物画有所不同,更强调写意的因素,毫无疑问这受到了他的硕士老师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先生的影响。唐勇力先生注重对汉唐古迹的考察,醉心于古壁画那种古朴典雅而又斑驳陆离的效果,所要表现的是那个万千民族熙熙攘攘的大唐气象,尤其是《敦煌之梦》中那种展现历史陈迹的“剥落法”。“剥落法”简而言之就是在底色上厚厚地堆积上一层脱胶白粉,然后皴擦,再使某些部分剥落,而某些部分则与底色融合,剥落法所造成的肌理效果与画面的内容相得益彰,共同呈现出一种古朴的缺蚀之美,在“时差”系列中李鹏巧妙地将唐勇力老师的“剥落法”运用在窗沿的墙壁上,尤以《海上的Magritte》一幅为最。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分明地发现李鹏的人物画中蕴含了一种温柔的江南意趣,这应该是源自于他本科与博士就读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和博士导师吴宪生老师。作为浙派人物画第二代的中坚,吴宪生老师的作品气韵高华、造型严谨、意境开阔。在教学中他强调要创作现代中国气派的人物画,一直致力于推进现代中国画的学院教育,对中国画的造型与笔墨语言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我听李鹏说,吴老师有着很强的历史观念意识,常鼓励学生不但要注意和周围人的差异,还要能以超越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艺术。我们去巴黎前,吴老师还和李鹏说去看看巴黎工作室中当年他用过的座椅还在不在,并说研究人物画一定要去欧洲看看。我想这些都对李鹏有着直接的影响。远离时尚,注重气韵,这阶段作品,更多是水墨晕染出的湿润的水气与青年男女们平静的目光,如《时差·江南》与《时差·洛川》两幅。


可以说作为青年画家的李鹏还是在努力将从南北两所著名美术学院中习得的技法融会贯通,而回到“时差”系列作品上来,我们可以总结其产生自两条主线,一是其图式,源自李鹏赴巴黎之前开始创作的《时差·学院》;二是他在第一个失眠之夜后,产生的对“时差”的思考,这在《时差·罗马》、《时差·城堡》、《时差·科隆》、《时差·巴塞》等作品中都有体现。


在中西方的古典艺术中,“时间”始终是折磨与吸引艺术家的重要母题,对时间的讨论,往往可以超出宗教与政治的统治,从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中所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到莎士比亚在《鲁克丽丝受辱记》中认为“作为揭示者的时间……剥去虚伪的面具,把真理引到光明之下。”而在视觉艺术中,有一个更平静、更接近笛卡尔精神的人将“时间”的最高形象表现为宇宙力量,这个人就是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他所创作的《阿尔卡迪也有死神》包含了对人类无限欲望与有限能力的关怀,而呈现出的风格充满了古典的悲剧情怀。


在普桑之后,德国的契里柯[Giorgio de Chirico]与西班牙的达利[Salvador Dali]带着“现代”的面具用绘画对人类进行普遍意义上的精神分析。契里柯认为:“形而上的艺术,表面上十分宁静,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宁静中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他以人体模型、器具、几何体组合画面,借此描绘谜样般的孤寂世界,像冥想中内在的风景画。而达利最著名的《记忆的永恒》将梦境与幻觉与钟融合在了一起,时间作为艺术题材经久不衰。如果阅读李鹏的“时差”系列让你感到困惑或不安那并不奇怪——或者说正符合他的心意,用平静的笔触创造出一种不安定的组合,就像是湖边老人诉说遥远的诡秘寓言一般。


但我们还是会试图对一件艺术品作出解释,而紧接着便立即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难题。一件艺术作品力求表现独一无二的事物,是对整体的、完善的、绝对的事物的确证,但它同时又是某种高度复杂的关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件艺术作品是通过完全独立的活动创作出来的,传达了某种自由而高贵的梦想;但在这作品中,又分明可以看出多种文明的活力在涌动着。如同福西永在《形式的生命》一书中所述:“一件艺术作品(权且看做是个明显的矛盾体)既是物质,又是精神;既是形式,又是内容。”


从杭州到巴黎的距离是九千两百九十四公里,时差六个小时,虽不及地球的一百八十度,但可以说是“昼夜相反”了。在这个时代,或许距离已不成问题,但时间我们总无法跨越,有时我们以为可以穿过五洲四洋,飞奔到心上人的身边,却发现已时过境迁。对于美好,我们心向往之,对于时间中的美好我们却总是无能无力,或许惟有绘画,能将我们某刻最敏感的某种情愫保留下来,李鹏的创作便是以此为追求,对此我深深地感谢他。


陈研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中国当代艺术联盟(筹)简介


“中国当代艺术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中国众多美术团体(小组)联合组成。“联盟”主张艺术活动及作品应回归艺术和学术的本源,试图改变中国艺术被“左”和“右”政治绑架和被商业市场主宰的现状;试图推进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中国的主流艺术,从而与国际艺术环境全面接轨;试图促进产生一批真正具有国际高水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作品,使之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攀越世界艺术之巅。


“联盟”无商业利益动机,无偿服务于成员,扶助其成员开展当代艺术的实践和创新。“联盟”受到了中国当代艺术顶级评论家群的关注和鼎力支持。


"联盟"现有发起团体(小组)40个,他们是:中国新野性艺术群(全国),新京派(北京),十墨(北京),中国当代女子画会(全国)、空格画会(雅昌论坛),无非艺术小组(甘肃),当当艺术沙龙(北京),形而上艺术机构(山东滨州),先锋战士(全国),新工笔(北京),丅KD当代艺术俱乐部(北京),精神艺术学会(成都),自由艺术公社(北京),成都青年艺术家联盟(成都),介碎小组(北京),迹象艺术空间(北京),灵魂小组(南京),当代川味艺术群(四川),广州感知东方(广州),从容时代小组(广州),726艺术工作室(湖南),大异象(北京),新意象油画小组(北京),西部传奇(内蒙古),ART海派沙龙(上海),凝痕当代(北京),意象地代(北京),造梦艺术车间(广州),意象合奏群(北京),黑洞艺术(南京),北部激光(北京),八维空间(广州),四方形(北京),艺术魔方沙龙(广州),新脉冲艺术(苏州),西湖文人艺术中心(杭州),重庆渝澳艺术中心(重庆),长春那特艺术空间(长春),上海田园艺术中心(上海)。


“联盟”尚在筹建中,目前在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建有“中国当代艺术联盟展厅”(1100平米),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南京……等十多个城市有合作展馆二十多个,全部无偿提供给成员办展交流。现有合作报纸《东方美术报》和《江苏电视报文艺专刊》,均免费宣传成员及作品。“联盟”正继续落实其它传播渠道,如拍摄成员艺术活动的记录片、办联盟杂志、组织国际艺术交流、设立每年艺术人物奖项等……


"加入中国当代艺术联盟,从此不再孤独”。欢迎一切有志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团体小组加入(不接受个人报名)


联盟地址:北京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联盟展厅”

邮箱:h852015@126.com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