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北京美协组织首都美术家走进基层,深入一线,以“时代现场·人民形象”为题,用现场写生和肖像绘画的艺术语言为劳动者造像,描绘劳动者爱岗敬业的时代风貌,热情讴歌劳动精神、创业精神、奋斗精神,取得了一批新的艺术成果。
一瓶美酒,映中国故事;尺幅丹青,写华夏风姿。2023年6月20日,“画说茅台——主题创作书画作品展”在古都西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盛大启幕。本次展览由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学术支持,《茅台书画》编辑部、西安恒丰酒文化有限公司、西安红星书画院联合承办。
从远古的岩画、彩陶画到盛行历朝的风俗画、人文画,再到今天融合中西元素创新而作的新水墨。中国画作为中国绘画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被不断改造与创新,作为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艺术也亦然。
做一个仰望星空的追梦者。做一个探索艺术的无畏者。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优雅者。所求事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2010年,在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陈辉的《中国文化》系列之二获得优秀奖。评委们并未以颁奖辞或其它什么方式来说明它受到青睐的原因。我私下揣测的理由是,陈辉所创造的光影迷离的幻象,是对平庸单调评选工作的最好补偿。
新时期以来,画瓷一度成热门。收藏、展出都有它们的位置。瓷绘家们不缺作画能力,但很少见他们研读美术史及艺术理论,只用心于追问瓷画的“历史地理”,满足于釉浆互相渗透的变化,醉心釉面出现的意外图像。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闲步于居家周边、蹬步于山野小路、健步于绿荫校园,满目的桃红柳绿,一派生机盎然,通透清新,沁人心脾。嗅青草植被的气息与桃李芬芳裹挟在一起的清朗甜味,看桃花间星星点点的绿叶,宛如花海中的绿宝石一般盈润闪烁。听春风里的桃花发出沙沙嗖嗖响声,好似绵延起伏的清音在无休止的律动。几天前还含苞羞藏枝干中,今日已是烟红盛开,装扮得体。不问花开几时,只待春风眷故人。至此旧地重游也非同寻常之情。又是一年桃花开,如期而遇君再来。
2023年4月10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组、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绘画系、雕塑系共同支持的“风与物游——陈博贤 柴鑫萌双个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展厅举办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鹤主持。展览将持续至4月17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长期深入当代水墨创作实践之中,秉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发展传统,深入生活的艺术准则,注重东方美学精神的原创性表达,为新时期中国主题性水墨绘画的民族性与国际化问题,探索出了一条融汇中西、自成一家的学术路径,成为考察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国美术新风格与新气象的典型案例。
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南池子美术馆承办的新展《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于2022年12月29日在南池子美术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担任总策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敢教授担任总策展人,共展出全球43位艺术家的66件作品,集中展现了国内外艺术家在材料艺术上的先锋性探索。本期我们将介绍许正龙、陈辉、王海燕、高扬、王建5位艺术家的参展作品。